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分卷阅读413(2/2)

只要脑袋没的,都会选择后者。

听闻张辅等人的担忧,沈瑄没说话,只是从怀中取一封书信,给张辅等人传阅。

虽然有天手谕,如此行事还是会被言官抓住尾,上奏朝廷,又是麻烦一桩。

“总戎,属下认为兴宁

信是孟清和写的,由为杨铎引路的衙役送达。

内库和国库怎么分,不关他和沈瑄的事。余下的缴获,除照惯例分给大军,其余都运往凭祥,通过商人换取粮和粮。足额抵充大军粮饷,多来的直接发给官军额外奖赏。

杨铎对孟清和的计划很兴趣,却没开询问,也没令锦衣卫留下探查。

征讨安南的将官想要将缴获的金银珍宝换成铜钱和日常所用之,商人是唯一的选择。

了皇帝内库,不会亏了战的将官军卒。收国库,也会有相应奖赏发下。若是遇到不开的伸手,沈瑄面,照样能让他怎么吞去,再怎么吐来。

但能省去这样的麻烦,不是更好?

沈瑄信任孟清和,在读过孟清和的信之后,便决定依次行事。纵然有心存疑惑的,在定国公的目光之下,也说不一个“不”字。

责众,将是摆在总兵官和其他将官面前的一难题。

严令缴获全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与其在事后施以严惩,不如从最初就摆事实讲理,用更大的利益作为换。

孟清和信中提议,取三分之一缴获上朝廷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

永乐朝对金银通的限制依旧严厉,便是有军汉私藏金银珍宝,最终也要想法兑换成粮布帛和铜钱才能用。

已明令许可征讨安南大军便宜从事,只要不犯朝廷法度,他又何必讨嫌的多此一举?只不过,兴宁伯以利益趋势商人的举动倒是提醒了杨铎,北镇抚司的探该好好学习一下。

三十万大军,有卫所官军,也有土官和番的友军。

此事只有成国公知晓,杨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,还是本不知,只有他自己清楚。

洪武帝规定,民间易不许使用金银,违者以律惩。这皇令在明初贯彻得相当彻底。永乐帝恢复太--祖成法,一样不许民间使用金银。直到欧洲人开辟洲新航路,大量白银涌明朝,政策才逐渐变得宽松。

如果和商人换来的东西,远远比不-公-换来的奖赏,何必冒着掉脑袋挨军的危险犯-军-令?

张辅和李彬等将领也被信中所写的利益打动,有了下东洋船队的前例,兴宁伯会赚钱的印象早已人心。

“要换铜钱布帛,到军中登录即可。”

潜-台-词,除了定国公本人,谁也不许向李俊透这件事。

被言官一搅合,军汉脑袋系在腰带上,用拼命换来的东西,最后会落在谁手里都是未知数。

读完整封信,张辅等人纷纷,此策甚好!

“天已令兴宁伯筹集粮草,大军缴获会用到何,也在信中写明。此事无需隐瞒,可传达三军。”沈瑄扫过众将的面孔,“李参军那里,本帅会亲自去说。”

究竟是没有任何担保的商人可信,还是有金字招牌的兴宁伯更有信誉?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